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2日訊(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唐燕 黃雯婷)4月11日至12日,為期兩天的第九屆中國中醫美容大會、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、湖南省中醫藥信息研究會皮膚及醫學美容分會學術年會、皮膚病中醫適宜技術規范化培訓班在長沙舉辦。活動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、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,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。
專家深度詮釋“傳承·創新·健康·更美”大會主題
中醫美容,是我國醫療美容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文化基因,以中醫理論和中國傳統美學為指導,融合現代美容技術,為醫美求醫者提供健康美、自然美、和諧美和整體美,已經成長為醫療美容的重要力量。新時代,中醫美容如何在繼承發揚中醫藥優勢特色的基礎上,充分利用現代醫美科技,融入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,促進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?因而,來自全國各地的160余位名醫、大咖和800余名醫療衛生領域從業人員,共謀“中醫美容+現代科技”融合發展新路徑。
在會議的核心專場“主旨演講”環節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醫大師王琦,國醫大師孫光榮,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、湘雅醫學院院長陳翔,首都國醫名師李博鑒,世界中醫藥聯合學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會長陳達燦,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斌,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曾憲玉,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黨委書記葛金文等8位權威專家依次登臺,分別從中醫藥傳承創新、皮膚學科建設、中西醫融合發展等維度,深度詮釋“傳承·創新·健康·更美”的大會主題。
其中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國醫大師王琦創新性提出“美容-慢病協同管理”的新理念,通過構建“內調外養”全生命周期健康模型,系統闡述了中醫“治未病”思想在美容醫學中的轉化應用,并特別強調,要將中醫體質辨識與現代皮膚檢測技術相結合,實現從單純美容向健康管理的轉型升級。
國醫大師孫光榮,以前賢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經典著作為切入點,指出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,中醫美容需與傳統醫學和現代技術相融合,以前賢智慧為指引,以創新發展為動力,以人才培養為支撐,以規范標準為保障,共同開創中醫美容行業的美好未來。
現代科技賦能傳,打造湖湘特色中醫美容學科高地
11日的開幕式,由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、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中心主任汪海珍主持。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戴愛國為大會致歡迎辭,他表示,中醫美容應立足文化自信,通過“中醫藥+現代科技”雙輪驅動,推動醫學美學國際化進程,為健康中國戰略注入傳統醫學智慧。
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會長張豐川,系統回顧分會8年來的發展成就,提出“品牌建設、標準引領、技術革新”三大戰略方向,擘畫行業規范化發展藍圖。
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斌,倡議構建“中西醫協同創新體系”,主張通過經典方劑現代化研究、國際標準制定等路徑,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醫美容學科體系。
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會長張斌,提出“規范與創新并重”的發展理念,實施標準化、數智化、國際化“三化建設”。中醫美容要發揮“治未病”特色優勢,與現代醫美協同發展,共建美麗健康產業新生態。
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郭子華表示,要“以美為媒,以術為橋”,深化中醫皮膚學科與美容醫學的跨界融合,堅持“傳承精華、守正創新”的發展路徑,通過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、完善青年人才梯隊建設、推廣中醫特色適宜技術等舉措,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。
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肖文明表示,要“立足湖湘、面向未來”,系統挖掘整理馬王堆醫學等湖湘特色中醫美容技術瑰寶。他提出實施“三個一工程”:構建一套中醫美容標準化體系,建立一批經典名方臨床研究基地,培育一支高水平傳承創新團隊。要充分發揮湖南“中醫藥資源大省”優勢,通過現代科技賦能傳統療法,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中醫美容學科高地,為中醫藥強省建設注入新動能,讓古老的中醫智慧在美容健康領域綻放新時代的光彩。
相關標簽: